【釘科技特邀評論員:郭建輝】 日前,小米以“小米電視內容第一,比友商多一倍”為中心,公布了一組數據,數據表明,小米電視內容量為18091部,比友商的8907多一倍還多,并經過了北京市方圓公證處的公證。
隨著近年來硬件門檻的相對持續(xù)降低,做智能終端,如果只有硬件沒有內容,就會淪為“空架子”,這是國內眾多硬件供應商的短板,同時也是迅速發(fā)力崛起的小米的短板。小米意識到了這一點,力圖用錢來解決。
通過投資參股內容供應商,小米組建了成員數量過百的視頻網站大聯盟,成員就包括優(yōu)酷土豆、愛奇藝、搜狐視頻、PPTV這樣的“旗艦級”內容供應商。這可以稱得上是一項創(chuàng)舉,也為小米的智能電視業(yè)務提高了市場活性。
可是,話說回來,內容數量上去了,就真的能保證小米在競爭中穩(wěn)贏與之互稱友商的“樂視”?如果雷布斯這么想,恐怕就有點“Too young,too simple”了吧。
小米的視頻網站聯盟的構建,主要靠的是參股投資,這種行為處處體現的是標準的商業(yè)選擇“利益均沾”和“利益優(yōu)先”。所謂“均沾”,就是說,你要的內容,其實仍相當于是買來的,不過不一定是用錢;“優(yōu)先”,就是說,更強調利益,而不是合作。
這樣的合作關系,實質上非常松散,小米方對內容缺乏足夠的掌控。國內傳統電視巨頭如此之多,只要出得起價錢,供應商的內容還怕搞不到?而當一些內容大批量出現在各品牌終端上的時候,缺乏差異性必然導致競爭的乏力。反過來說,如果要保證“獨家”,小米方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。
再者,數量龐大的內容,到底有哪些是真正有效的?“旗艦級”內容供應商,都持有基數龐大的內容,但任何一家都不能保證沒有無效內容存在。在小米缺乏內容掌控力的基礎上,如果所能提供的都是用戶量極小的無效內容,數量再大又有什么用呢?
最后,依然是由于缺乏掌控,小米所可能持有的龐大內容只是累加關系。相對而言,樂視的內容更有活性,樂視可以對其內容進行二次、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加工、聯動和營銷,提高內容活性,增加用戶體驗度,達成自我深度推廣和用戶深度體驗。樂視依托樂視影業(yè)、花兒影視、樂視網,可以更好地與手機、電視等智能硬件做業(yè)務聯動,以優(yōu)質內容為中心,進行深度開發(fā)運營。這一點,視頻聯盟相關利益方眾多的小米顯然是做不到的。
一句話,資本的聯合,不代表業(yè)務的協同。所以,想和友商競爭,小米同志仍需努力啊,可友商就不繼續(xù)向前了?我們只好呵呵。
關于釘科技
釘科技(www.antoniomartinocouture.com),
致力于秉承釘子精神,打造為TMT領域最專業(yè)的科技新媒體。
QQ交流群:312438705。
進官方微信群添加此微信:dingdingding99
投稿郵箱:dingkeji2015@163.com
掃描二維碼關注釘科技
- QQ:61149512